文章来源:www.qfxfdfpj.com
发布时间: 2019-1-21 9:03:21
东坞山有句话叫“三口风吹出千年金衣”,“千年”指的是东坞山豆腐皮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;“金衣”指的是做出来的豆腐皮薄如蝉翼,营养价值很高。
“‘三口风’是东坞山的绝活,豆腐皮就是靠这个手艺流传下来的。我13岁就开始学做豆腐皮,靠三口风吹出了无数张的金衣。”年逾古稀的刘苗根说。
三口风吹出个千年金衣东坞山古道挑出了一个传奇
刘苗根,今年72岁,土生土长的东坞山人,世世代代祖传都以做豆腐皮为生计。13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豆腐皮手艺,目前是杭州市富阳区“东坞山豆腐皮传统制作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。
东坞山豆腐皮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,与佛教也有着很深的渊源,东坞山有九庵十三寺,就是九个尼姑庵十三个寺庙。
“老人说,早先有个小和尚在磨豆浆、做豆腐的时候,太专注于念经,错过了豆腐出锅的时间,当他去捞的时候,他看到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皮,他把这层皮捞起来尝了一下,味道比豆腐还要好吃,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方丈。几经改良,捞出来的豆腐皮薄如蝉翼,后来就起名为‘豆腐衣’,又叫‘豆腐皮’。寺院需求量越来越大,东坞山村民就生产豆腐皮供寺院食用为生。”刘苗根说。
解放前,勤劳的东坞山人都是沿着这条古道翻山到杭州,走街串巷去卖豆腐皮的。当时东坞山古道的路线是从东坞山翻山越岭至转塘——经过宋城——经过梅家坞——经过十里琅珰——到杭州——到灵隐寺院——天竺寺院。这样一路叫卖,卖完豆腐皮后再从杭州买回黄豆和大米挑回东坞山。
刘苗根说:“改革开放以前这段时间,村里的男人每天半夜三、四点钟出门,走四、五个小时的古道,挑着豆腐皮到杭州来卖,差不多要到傍晚的时候才到家,第二天凌晨1点多烧柴、煮浆又开始起来做豆腐皮了。我们那边有句老话就叫‘鸡叫出门、鬼叫进门’,说的是做豆腐皮相当的辛苦。”
【点击最受用户欢迎】:XF新型豆腐皮机成套设备
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手艺人的血泪往事
说起在富阳,乃至在全国都耳熟能详的“东坞山豆腐皮”,或许你只知道“东坞山”豆皮口味嫩滑,味道鲜美,却不知道这一张张“小金衣”的背后还曾有过一段血泪史。
东坞山村原属于富阳受降镇,因为这里是侵浙日军接受投降的地点,现在隶属于银湖街道。“抗日战争时期,我还很小,我爸爸说那时候日本鬼子大屠杀,东坞山整个村庄几乎都被烧光了,当时的村民四处逃生,有逃到金华、福建的,也有逃到东阳、兰溪、义乌、浦江等地的。为了养活生计,东坞山人也把手艺带到了这些地方。”
解放以后,这些因为战火在外谋生的东坞山人重新回到家园后,村里人就重新自力更生把做豆腐皮的工具修造起来。
“那年月,东坞山300多户人家,家家户户都做豆腐皮,做豆腐皮也都以木柴烧煮浆,18斤黄豆要花18个小时,烧掉300斤柴才能煮好一锅浆。因为这个原因,我们村里经常会发起火灾,我家就先后烧过三次。所以解放后豆腐皮虽然是营生的活计,但是由于屡次出现火灾,东坞山以前的生活一直很苦。”说起往事刘老先生唏嘘不已。
备案号:鲁ICP备16023100号-4